2011年 06月16日
中國媒體報導台灣退休上將夏瀛洲表態「國軍、共軍都是中國軍隊」,馬震怒說如屬實,是「背叛台灣」,下令限縮退役軍官到中國的年限規定。
夏回應:「很寒心,出錢去為國辦事,回來挨罵。」
他們是該寒心,因為當年一上台就急急忙忙放寬退將到大陸規定,帶頭推動兩岸和平協議,軍事互信機制讓他們在鼓舞之餘勤跑中國的是馬,現在說他們做得不對的也是同一個他。
有人說,退將跑中國全因不滿綠營鼓動台獨興風作浪。這不對,因台獨黨的扁執政時,退將到中國人數頂多是三、五人的小團體,大舉登陸是在馬上台後受到政策引導才有的。風潮之下,最積極的,正是政治掛帥的政戰系統。
事實上,國民黨的立場,既然是「台灣和大陸都是中國一部分」、「一中憲法」、「終極統一」、「一中各表」,那麼「國、共軍都是中國軍」的說法實在沒有任何邏輯上的毛病。馬的震怒在邏輯上不通,全是政治現實下的表態。
「兩軍都是中國軍」1990年前在政治上也不是問題,因為動員勘亂體制下,兩軍雖都是中國軍隊,但在法律上是內戰的敵軍,共軍是國軍要勘的亂。
當年軍人得奉行「五大信念」──「主義、領袖、國家、責任、榮譽」兩軍雖屬一國,但有高於國而和共產主義對抗的主義,三民主義;有高於國而和朱毛匪幫對抗的領袖兩蔣,兩軍涇渭分明。
如今蔣和毛已都逝世,台灣不再勘亂,當政者更由反共而和共,甚至親共,兩軍界限模糊,更何況挑戰一國的台獨浮出,於是拉近兩軍的一國認同大起作
用,軍中出現跟隨老主席連戰聯共反獨的人馬。李本土化他們不滿,扁後期冒進台獨,他們孤臣孽子心境更強,把所有希望放在小馬哥身上,希望他解他們於倒懸。
小馬上台,果然努力和中,他們如大旱遇甘霖,群起配合競奔大陸,在反獨立場上,扁時期他們不知為何而戰,現在和共,他們不必再戰。
只是馬愈和中,民心愈疑慮愈往相反方向走,《遠見雜誌》調查,馬上台才4個月,支持「兩岸各方面差不多,就可以統一」的就首度跌破兩成,迄今在12%低檔徘徊;「兩岸差不多,也沒必要統一」的也4個月就創新高破6成,如今逼近7成。這大大威脅到馬連任,於是軍購不得不轉趨積極,WHA事件只得批北京表裡不一。惹火了北京,因此當曾逼扁宣布四不的卜睿哲突然主張兩個中國時,馬雖強調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,北京仍不尋常地刻意在媒體上大作夏瀛洲文章,逼馬表態。
為了選舉只好表態
為了選舉馬只好表態,顧不得夏跟不上自己的轉向,馬還回頭罵人背叛台灣,令夏寒心的不只如此,競選總部掛牌居然是「台灣加油」,喚的居然不是中華民國主權獨立,而是沒名沒姓的「民國主權獨立」……。
卜睿哲說兩岸兩國才符合事實。但國民黨長期努力在兩國現實上維護一國想像。1990年代李登輝總統完成了《國統綱領》、一中各表、《憲法》增修條款等等工事。以「大陸地區和自由地區同在一中《憲法》下」的架構辛苦調和現實國家和想像國家的矛盾。
這架構李規馬隨,馬並進一步往中傾斜。但是退將和民眾,一情繫想像中國一愛現實台灣,兩者矛盾尖銳,夏瀛洲事件使衝突一發不可收拾,馬成了風暴中心,一邊對他寒心,一邊對他擔心,上台以來沾治自喜的那套兩岸「漂亮戰略」不再靈光。
馬錯了嗎?關鍵在國民黨那套李規馬隨的國家定位出了狀況,馬只是這結構下的棋子而已。
留言列表